跳至主要內容

科技園舉辦「創科探索之旅」招攬全球人才 同日啟動全港最大型創科職業博覽

(香港,2023年3月18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日舉辦「創科探索之旅」壓軸活動,同時啟動全港最大型創科職業博覽會,為「Talent Game On 2K23」人才發展及招聘計畫掀起高潮,展示了科技園公司致力培育及吸納人才,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決心。


香港科技園公司人才及人力資源總監王秀麗女士表示:「隨著大型國際活動的回歸以及經濟漸漸復甦,香港已重返國際舞台,當下正是創科界大放異彩的關鍵時機。科技園公司正放眼全球創科社群,為香港引入更多科技企業及年輕人才。『創科探索之旅』和『香港創科職業博覽2023』為不同背景和專科的人才提供大量創科就業機會,實現『開創無界』。」

「創科探索之旅」是較早前舉行的「職人冒險」線上小遊戲的下一階段,為參加者帶來現場創科體驗。活動總共吸引逾500名參加者親臨香港科學園,開展職涯探索之旅,了解創科行業中適合不同背景和專科人才的職位,掌握創科就業前景及機遇。

參加者可以與科技園園區公司的創科領袖進行即席交流,包括專門研發飛行模擬技術的航空科創Aerosim,以及回收麵包釀造啤酒的麵包啤酒有限公司(Breer)。此外,來自微軟(Microsoft)的專家也於活動上討論熱門話題 Open AI,而JobsDB的代表則分享了創科行業的前景和薪酬趨勢。

「創科探索之旅」現場亦啟動了全港最大型的「香港創科職業博覽2023」。一如既往,本年度創科職業博覽採用線上形式,開放予全球求職者,足證香港已準備就緒面向國際創科社群。職業博覽於3 月 18 日至 4 月 17日期間舉行,為求職者、年輕人、應屆畢業生和大學生提供一站式求職平台,共有逾250 家公司參與,包含逾2,500 個創科職位空缺。當中的職位涵蓋人工智能及數據、生物科技、金融科技和機械人等熱門創科領域。

「創科探索之旅」及「香港創科職業博覽2023」均是科技園公司「Talent Game On 2K23」人才發展及招聘計劃的一部分。「Talent Game On 2K23」於 2 月中推出「職人冒險」線上小遊戲,至今一共吸引了逾  100,000 名玩家及2,000 人網上報名參與第二階段園區探索活動。科技園公司本年度人才發展及招聘計劃的成功,將有助鼓勵更多本地人才投身創科行業,同時吸納海外人才,以壯大香港創科人才庫。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news-room/hkstps-global-talent-mission-hits-top-gear-with-gamified-career-journey-in-live-event-and-hong-kong-s-largest-it-career-expo-kick-off/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首季經濟收縮4%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今年首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收縮4%,逆轉先前四季的增長趨勢。政府表示,考慮到首季表現遜於預期、出口前景惡化但本地經濟活動應會逐步恢復,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向下修訂為1%至2%。   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今日發表《2022年第一季經濟報告》時表示,香港經濟在今年第一季明顯惡化。環球需求增長減慢、疫情干擾跨境運輸,顯著拖累出口表現;本地第五波疫情和相關限制措施則嚴重打擊經濟活動和經濟氣氛。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下跌3%。   整體貨物出口在第一季急劇惡化,按年實質下跌4.5%,輸往內地的出口轉為急跌,輸往歐美和亞洲其他地區的出口增長放緩。服務輸出按年實質收縮2.8%。   內部需求也明顯轉弱。市面人流劇減,加上勞工市場情況惡化,私人消費開支轉為錄得5.5%的按年實質跌幅。營商氣氛轉差,整體投資開支按年實質跌幅擴大至8.4%。   勞工市場嚴重受壓。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由去年第四季的4%顯著上升至今年第一季的5%,逆轉自去年初以來的跌勢。   展望未來,環球經濟前景轉差,或會繼續影響香港的出口表現。烏克蘭局勢、環球疫情演變、中美關係發展等因素也增添不確定性。   梁永勝表示,面對通脹加劇,主要央行料將加快收緊貨幣政策,進一步壓抑環球經濟增長。不過,隨着本地疫情好轉,內地與香港跨境運輸不暢的情況可望逐漸緩解,從而為對外貿易提供一些紓緩。   本地方面,隨着疫情減退和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經濟活動往後應有所恢復。新一輪消費券計劃,加上2022保就業計劃和臨時失業支援計劃,將為內部需求提供額外支持。近期消費和營商氣氛已出現明顯改善。   考慮到上述各項因素,今年全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由財政預算案公布的2%至3.5%,向下修訂為1%至2%。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和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的預測則維持2%和2.1%。   http://dlvr.it/SQLmFD

香港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英矽智能利用人工智能 找出致命絕症「漸凍症」 的治療新方向有助藥物開發救治病人

(香港,2022年8月4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由端到端人工智能(AI)驅動的藥物研發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宣布成功利用其專利人工智能靶點發現平台PandaOmics™ ,發現多個針對致命絕症「漸凍症」的潛在治療靶點。研究由英矽智能香港團隊與史上最大型及全面的漸凍症研究項目團隊Answer ALS合作完成,結果已於6月28日出版的《衰老神經科學前沿》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雜誌上發表。 「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熱潮令漸凍症近年廣受社會關注。漸凍症的學名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又稱「盧伽雷氏症」。據統計,全球有超過70萬人罹患漸凍症,當中香港約佔500人。患者從確診起計僅有2至5年的平均預期壽命,通常會經歷四肢無力、無法走路、難以說話、進食困難等症狀,最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已獲批的漸凍症治療藥物只能延緩部分症狀,卻未能阻止機能喪失,因此漸凍症仍屬無法治癒的絕症。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海綿寶寶》作者Stephen Hillenburg等名人均於生前罹患漸凍症。 研究團隊透過龐大的數據庫尋找與漸凍症相關的基因,作為新療法的潛在靶點。由英矽智能自主研發、以人工智能驅動的靶點發現平台PandaOmics™,分析了來自公共數據庫的中樞神經系統(CNS)樣本表達譜,以及來自Answer ALS項目的由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分化成的運動神經元(diMN)表達譜。 經過分析後,團隊從CNS樣本和diMN樣本中識別了17個高置信度靶點和11個新型治療靶點。研究人員進一步在模擬漸凍症最常見遺傳原因的c9ALS果蠅模型中測試這些靶點,證實其中18個靶點(64%)與漸凍症的神經退化症狀相關。值得注意的是,這18個靶點中包含8個未有相關紀錄的基因,包括KCNB2、KCNS3、ADRA2B、NR3C1、P2RY14、PPP3CB、PTPRC和RARA。研究證明通過抑制這些基因,能夠改善漸凍症的神經退化症狀。所有潛在靶點均在已發表的論文和 ALS.AI 網站上列出。詳情可查閱論文:DOI:10.3389/fnagi.2022.914017。 英矽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這項合作研究的成果證明,將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相結合,可

科技園支持施政報告引入創科領軍人才 全速推動再工業化 開啟香港創科新篇章

(香港,2022年10月19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歡迎政府於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新政策及措施,包括加強人才配套、推動「再工業化」、大力投資創科等。新措施有助完善創科生態圈,擴大人才庫,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科技園公司會把握「十四五」規劃及大灣區發展機遇,締造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施政報告為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我們感到鼓舞。特首宣布政府會在今年內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就四大發展方向制訂重點政策,並以結果為目標,提出未來五年吸引不少於100間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科技園公司定必全力配合。我們積極與官產學研等多方面合作,產生協同效應,匯聚創科企業及人才,實現『再工業化』、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引領香港創科發展邁進新台階,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多管齊下擴大香港創科人才庫 人才是創科發展的重要元素。施政報告提出興建新一座創新斗室,將為本地及海外創科人才提供更多完善的智慧生活與創新協作空間,對吸引人才留港發展起關鍵性作用。位於科學園的第一座創新斗室,首批租客已於2021 年 6 月中起陸續入住,反應理想,當中單人房需求甚殷。 科技園公司歡迎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人才服務窗口」 ,專責制訂並統籌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的策略和工作,配合其他便利措施,包括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將有助園區公司覓得更多合適人選,為香港及大灣區打造蓬勃的創科生態圈。 進一步推動「再工業化」 引領先進製造 科技園公司去年將分別位於大埔、元朗及將軍澳三個工業邨重新定位為「創新園」,並訂定了「再工業化」的八大方向,積極結合科技與工業發展,由研發到製造完善整個創科生態圈。 施政報告提出研究於大埔創新園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把創新園內先進製造業的樓面面積增加一倍。此舉有助創新園吸引具潛力的企業進駐,進一步帶動香港的多元經濟發展,為年輕人才創造事業發展機遇。 科技園公司現正與業界溝通,積極吸引更多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製造工序和生產線進駐香港。我們會配合「工業專員」的工作,以及共同推動更多智能生產線在港設立的目標。 策略性投資創科產業 吸引企業落戶香港 政府提出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配合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由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