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新發病毒診斷公司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 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於中國大陸開展臨床試驗 並在創新園開設生產基地

香港,2022年8月10日 - 新發病毒診斷(香港)有限公司("新發病毒診斷公司"),一家香港土生的初創企業,著力於研發新一代技術,同時診斷多種高傳染性呼吸道疾病。今天宣佈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航天生物")落實戰略夥伴關係,同時宣佈我們位於大埔創新園的生產基地,於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設立的醫療用品製造中心(MARS)內正式啟用。在這夥伴關係的支持下,新發病毒診斷公司的研發成果,世界上最全面的診斷系統("新發病毒診斷系統")將在中國大陸正式進行臨床試驗和產品注册。這診斷系統能滿足世界上最迫切的醫療需求,為一個强大的傳染病控制解決方案,可以在大約一小時檢測40多種病原體,包括SARS-CoV-2(簡稱新冠病毒2型)和猴痘病毒,是診斷領域的重大突破。

2019新冠病毒大流行正好展示了市場對有效且全面檢測系統的需求,特別是針對新出現的病毒和細菌的快速診斷,而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和航天生物一致認為診斷科技是對抗傳染病的有力工具。航天生物是華潤集團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合資企業,將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還以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在中國的廣泛網路支援臨床試驗,將能為新發病毒診斷系統的商業化未來,打造穩固的成功基礎。

新發病毒診斷系統顯著提高了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同時大大節約成本,使其更易於在市場上廣泛應用。作為平台技術,應用範疇還能伸延到其他層面,從傳染病、癌症、基因組學到食品安全和環境測試,以及其他新的領域,發展潛力極大。

新發病毒診斷(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主席霍文遜醫生表示: 「要成功地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符合規格的醫療產品絕非易事。我們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的合作將能鞏固新發病毒診斷系統商業化進程的基礎,標誌著公司邁進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助力於航天生物在中國大陸醫療行業的專業知識,我們將能為診斷領域作出更大貢獻,使我們的平台技術能針對全球衛生問題的痛點,為數百萬患者提供服務。」

華潤生命科學集團副總經理、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吳城錦先生表示:「毫無疑問,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在診斷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們很高興成為他們的合作夥伴,幫助該系統推展在中國大陸的商業化。我們相信,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可以通過其創新系統切實地造福於我們的人民。」

與此同時,新發病毒診斷公司慶祝其位於大埔創新園的試劑生產基地正式落成啟用。加上最近獲得 ISO 13485 認證的診斷儀生產基地,新發病毒診斷公司擁有所需的生產製造能力,以支持即將進行的臨床試驗。

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科技園公司早前將大埔、元朗及將軍澳三個工業邨,重新定位為『創新園』。而去年底啟用的醫療用品製造中心(MARS),不同創新製造企業於今年內會陸續進駐。我們很高興見證新發病毒診斷公司的生產基地在此開幕,率先啟用中心的ISO 認證無塵室設施生產試劑芯片盒,同時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展開合作,實現『香港創新、設計和製造』的理念。我們將繼續培育更多如新發病毒診斷公司的高端科技企業,以創新製造帶動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及經濟增長。」

新發病毒診斷(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劉樂庭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我們在香港的先進試劑生產基地正式落成。我們衷心感謝香港科技園公司全力支持建立這一個高品質無塵車間和設施。我們還感謝創新科技署的資金支持,以及感謝由袁國勇教授所領導的"病毒與疫苗研究中心"的合作。」新發病毒診斷系統自2020年以來,在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公營機構試用計劃」的支持下,一直透過袁國勇教授及在其他醫療場所進行嚴格的評估。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團隊對成果表示樂觀,並期待以表現超卓的姿態成功通過臨床試驗。

新發病毒診斷系統由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及香港理工大學在香港大學的支持下開發研究,透過技術轉化為一項突破性的醫療產品。這個合作項目特顯了在跨學科創新和研究轉化方面的協同努力,推動了大灣地區先進生物科技的工業化。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emerging-viral-diagnostics-establishes-strategic-partnership-with-shenzhou-space-biotechnology-group-to-launch-clinical-trial-in-mainland-china-cum-opening-of-the-manufacturing-facility-at-innopark/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首季經濟收縮4%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今年首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收縮4%,逆轉先前四季的增長趨勢。政府表示,考慮到首季表現遜於預期、出口前景惡化但本地經濟活動應會逐步恢復,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向下修訂為1%至2%。   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今日發表《2022年第一季經濟報告》時表示,香港經濟在今年第一季明顯惡化。環球需求增長減慢、疫情干擾跨境運輸,顯著拖累出口表現;本地第五波疫情和相關限制措施則嚴重打擊經濟活動和經濟氣氛。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下跌3%。   整體貨物出口在第一季急劇惡化,按年實質下跌4.5%,輸往內地的出口轉為急跌,輸往歐美和亞洲其他地區的出口增長放緩。服務輸出按年實質收縮2.8%。   內部需求也明顯轉弱。市面人流劇減,加上勞工市場情況惡化,私人消費開支轉為錄得5.5%的按年實質跌幅。營商氣氛轉差,整體投資開支按年實質跌幅擴大至8.4%。   勞工市場嚴重受壓。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由去年第四季的4%顯著上升至今年第一季的5%,逆轉自去年初以來的跌勢。   展望未來,環球經濟前景轉差,或會繼續影響香港的出口表現。烏克蘭局勢、環球疫情演變、中美關係發展等因素也增添不確定性。   梁永勝表示,面對通脹加劇,主要央行料將加快收緊貨幣政策,進一步壓抑環球經濟增長。不過,隨着本地疫情好轉,內地與香港跨境運輸不暢的情況可望逐漸緩解,從而為對外貿易提供一些紓緩。   本地方面,隨着疫情減退和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經濟活動往後應有所恢復。新一輪消費券計劃,加上2022保就業計劃和臨時失業支援計劃,將為內部需求提供額外支持。近期消費和營商氣氛已出現明顯改善。   考慮到上述各項因素,今年全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由財政預算案公布的2%至3.5%,向下修訂為1%至2%。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和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的預測則維持2%和2.1%。   http://dlvr.it/SQLmFD

香港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英矽智能利用人工智能 找出致命絕症「漸凍症」 的治療新方向有助藥物開發救治病人

(香港,2022年8月4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由端到端人工智能(AI)驅動的藥物研發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宣布成功利用其專利人工智能靶點發現平台PandaOmics™ ,發現多個針對致命絕症「漸凍症」的潛在治療靶點。研究由英矽智能香港團隊與史上最大型及全面的漸凍症研究項目團隊Answer ALS合作完成,結果已於6月28日出版的《衰老神經科學前沿》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雜誌上發表。 「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熱潮令漸凍症近年廣受社會關注。漸凍症的學名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又稱「盧伽雷氏症」。據統計,全球有超過70萬人罹患漸凍症,當中香港約佔500人。患者從確診起計僅有2至5年的平均預期壽命,通常會經歷四肢無力、無法走路、難以說話、進食困難等症狀,最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已獲批的漸凍症治療藥物只能延緩部分症狀,卻未能阻止機能喪失,因此漸凍症仍屬無法治癒的絕症。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海綿寶寶》作者Stephen Hillenburg等名人均於生前罹患漸凍症。 研究團隊透過龐大的數據庫尋找與漸凍症相關的基因,作為新療法的潛在靶點。由英矽智能自主研發、以人工智能驅動的靶點發現平台PandaOmics™,分析了來自公共數據庫的中樞神經系統(CNS)樣本表達譜,以及來自Answer ALS項目的由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分化成的運動神經元(diMN)表達譜。 經過分析後,團隊從CNS樣本和diMN樣本中識別了17個高置信度靶點和11個新型治療靶點。研究人員進一步在模擬漸凍症最常見遺傳原因的c9ALS果蠅模型中測試這些靶點,證實其中18個靶點(64%)與漸凍症的神經退化症狀相關。值得注意的是,這18個靶點中包含8個未有相關紀錄的基因,包括KCNB2、KCNS3、ADRA2B、NR3C1、P2RY14、PPP3CB、PTPRC和RARA。研究證明通過抑制這些基因,能夠改善漸凍症的神經退化症狀。所有潛在靶點均在已發表的論文和 ALS.AI 網站上列出。詳情可查閱論文:DOI:10.3389/fnagi.2022.914017。 英矽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這項合作研究的成果證明,將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相結合,可

科技園支持施政報告引入創科領軍人才 全速推動再工業化 開啟香港創科新篇章

(香港,2022年10月19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歡迎政府於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新政策及措施,包括加強人才配套、推動「再工業化」、大力投資創科等。新措施有助完善創科生態圈,擴大人才庫,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科技園公司會把握「十四五」規劃及大灣區發展機遇,締造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施政報告為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我們感到鼓舞。特首宣布政府會在今年內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就四大發展方向制訂重點政策,並以結果為目標,提出未來五年吸引不少於100間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科技園公司定必全力配合。我們積極與官產學研等多方面合作,產生協同效應,匯聚創科企業及人才,實現『再工業化』、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引領香港創科發展邁進新台階,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多管齊下擴大香港創科人才庫 人才是創科發展的重要元素。施政報告提出興建新一座創新斗室,將為本地及海外創科人才提供更多完善的智慧生活與創新協作空間,對吸引人才留港發展起關鍵性作用。位於科學園的第一座創新斗室,首批租客已於2021 年 6 月中起陸續入住,反應理想,當中單人房需求甚殷。 科技園公司歡迎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人才服務窗口」 ,專責制訂並統籌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的策略和工作,配合其他便利措施,包括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將有助園區公司覓得更多合適人選,為香港及大灣區打造蓬勃的創科生態圈。 進一步推動「再工業化」 引領先進製造 科技園公司去年將分別位於大埔、元朗及將軍澳三個工業邨重新定位為「創新園」,並訂定了「再工業化」的八大方向,積極結合科技與工業發展,由研發到製造完善整個創科生態圈。 施政報告提出研究於大埔創新園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把創新園內先進製造業的樓面面積增加一倍。此舉有助創新園吸引具潛力的企業進駐,進一步帶動香港的多元經濟發展,為年輕人才創造事業發展機遇。 科技園公司現正與業界溝通,積極吸引更多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製造工序和生產線進駐香港。我們會配合「工業專員」的工作,以及共同推動更多智能生產線在港設立的目標。 策略性投資創科產業 吸引企業落戶香港 政府提出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配合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由20